1、孙膑走路——快不了
2、看病方知健康是仙。
3、过河踩钢丝——玄乎
4、鸡蛋炒鸭蛋——浑蛋
5、做做力出,缩缩病出。
6、夏不睡石,冬不困板。
7、放羊的拾柴禾——捎带
8、船上打伞——没天没地
9、钓鱼要忍,拿鱼要狠。
10、光身鸡打架——口口是肉
11、行军遇伏兵——出师不利
12、鸡毛遭风吹——身不由己
13、跌跟头见“栽跟头”。
14、人嘴两张皮——各说各有理
15、人在屋檐下——不得不低头
16、人无头不走,鸟无头不飞。
17、擀面杖插到鸡窝里——捣蛋
18、凳子比桌子还高——没大没小
19、照相机对准马尾巴——拍马屁
20、老虎头上撒胡椒——大胆泼辣
21、讨野火(惯)骂人我麻烦。
22、不见兔子不放鹰——做事要把握
23、白开水画画——清(轻)描淡写
24、肚脐眼上挂钥匙——开胃(味)
25、绿豆掉进芝麻里——总觉得自己大
26、一把火烧不开水,一只手捂不住天。
27、蚂蚁搬泰山——下了狠心;自不量力
28、人皮包着狗骨(惯)骂人不是人。
29、婆媳二人双守寡——没公夫(没工夫)
30、有理也要让三分见“得理让三分”。
31、用五眼枪打兔子一光有响(想)头,没有准头
32、开倒车(惯)比喻逆潮流而动,向后倒退。
33、里外不是人(惯)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。
34、山羊尾巴上挂铃铛——声儿不停;响(想)在后头
35、北人乘马,南人乘舟见“南人驾船,北人乘马”。
36、太公钓鱼——愿者上钩见“姜太公钓鱼——愿者上钩”。
37、阴一套阳一套(惯)指人耍两面派,当面和背后不一样。
38、骂人无好口,打人无好手见“打起来没好拳,骂起来没好言”。
39、拉出的屎又坐回去(惯)比喻说话不算数,答应的事情又反悔了。
40、钉头碰着铁头(惯)形容厉害人碰上了厉害人,双方态度都很强硬。
41、张跟斗,竖直立(惯)竖直立:做倒立。翻跟头,做倒立。比喻瞎折腾。
42、随大流(惯)指随着大多数人的意愿说话、办事。 也作随大溜。 随大势。
43、裤带长,寿命短(谚)裤带长:指胖人肚子大。指过于肥胖的人,往往活不长。
44、苏州蛤蟆——南蟾(歇)南蟾:南方的蟾蜍,谐“难缠”。指人或事不容易应付。
45、土块擦屁股——迷了门(歇)门:本指肛门,转指门路。形容人迷迷糊糊,不知所措。
46、独虎好擒,众怒难犯(谚)指要捉住一只虎还比较容易,引起了众人的愤怒就难办了。
47、热锅上的蚂蚁——不知如何是好:急得团团转;来回直打转转;乱窜;走投无路;坐立不安
48、一个巴掌拍不晌(谚)比喻单方面的启动引发不了矛盾冲突。也比喻势孤力单的人成不了事。
49、心欲专,凿石穿(谚)欲:要。 只要心意专一,不难把大石凿透。 指心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。
50、借给他点儿胆子断定他不敢。浩然《艳阳天》:“那倒 是,借给他个胆子让他反,他也不敢了。”
51、小鹿儿心头撞(惯)心咚咚地跳,像是有小鹿在乱撞。形容心里非常害怕。 也作“心头撞小鹿”。
52、小涛的妈妈要他把衣服脱下来洗,对他说:“你呀,一身衣裳一身泥,是狗皮也应该爱惜哩!”(湖北·仙桃)
53、算盘珠子——拨一拨动一动(歇)本指算盘珠子用手拨才会动,转喻人做事很被动,没有人督促就不会去干。
54、猫老不逼鼠(谚)逼:威慑。指猫老了,对老鼠就失去威慑力。比喻人到老年,就不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有威势,有作为。
55、老虎拉车——乱套(歇)套:牲口拉车时,拴牲口的两根皮制或麻制的绳。本指用套胡乱地拴住老虎,转喻乱了次序或秩序。
56、大汉不痴,就是活宝(谚)大汉:彪实的汉子。指彪实的男子汉只要不痴不呆,就是可贵的人才。 也作“大汉不呆便是宝”。
57、赚钱打棺材钉诅咒人贪财,吝啬。汪幸福《浪迹台湾 岛》:“叫你多出两个菜,你为何当耳边风?你赚那么多钱打 棺材钉?”
58、话说过,风吹过嘴上说说,不能算数。孔厥《苦人儿》: “妈说,‘话说过,风吹过!’大(爸)说,‘白纸黑字写下的!”’
59、电线杆上插鸡毛——好大的掸子(歇)掸子:一种除尘工具,常用鸡毛绑在小竹棍上做成。掸:谐“胆”。惊叹或指责人胆子太大。
60、纱帽底下无穷汉(谚)纱帽:乌纱帽,旧时官员的帽子。指只要当上官,自然就有钱。也指一人当上官,家属、亲友就都沾光发财。
61、英雄惜英雄,好汉惜好汉(谚)指英雄好汉总是彼此爱慕,互相敬重的。 也作英雄惜英雄,好汉爱好汉。 英雄恋英雄,好汉爱好汉。
62、豆腐渣贴门神——两不粘边(歇)门神:旧时迷信在门上贴的神像,以为可驱逐鬼怪。粘:谐“沾”。 指彼此间互不联系,沾不上边。
63、分开八片顶阳骨,倾下半桶冰雪水(惯)比喻突然听到或遇到令人震惊的事情而惊恐万状。 也作“劈开两片顶阳骨,倾下一盆冰雪来”。
64、王大叔富了,人们说他再也不会恁仔细了吧。奶奶说:“我看不一定,他多半辈子都是吐口唾沫也要润湿块坷垃,会过着呢!”(河北·邢台)
65、东说向东,西说向西释义:比喻没有主见。例句:那国王着实昏乱,东说向东,西说向西,真个收了关文,道:“国师,你怎么与他赌?”
66、 小骂大帮忙在小的方面批评指责,貌似公正,实际上是 为了维护大的利益。《汪精卫的末日》:“这叫小骂大帮忙, 校长是可以理解的。”
67、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(谚)从善:顺从善道。从恶:顺从恶道。 指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样艰难,作恶就像崩塌一样迅速。指学好难,走邪路易。
68、不踬于山,而踬于垤(谚)踬(zhi):被绊倒。垤:小土堆。 人不会被山绊倒,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。指出错失误,总是由于人在小问题上不经心。
69、狗临死,还要跳起来咬两口释义:比喻要做最后的挣扎。例句:他们断我的财路,我也不是好惹的!狗临死,还要跳起来咬两口,我就不如一条狗不成!
70、三年郎中妻,抵得半个医(谚)郎中:中医医生。指医生的妻子经常见识医生治病用药,自然就懂得些药性和医理。也泛指长期经见事物,就会熟悉懂行。
71、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(谚)比喻人群中要是没有孚众望的大人物,不知名的小人物也可以凑数。 也作山中无老虎,猴子也称王。 山中无猛虎,猴子称霸王。
72、正面文章反面看从文章、言行中,看出相反的含义。 看,也说:做。鲁迅《伪自由书》:“里巷间有一个笑话:某甲 将银子三十两埋在地里面,怕人知道,就在
73、春蟹夏鲎秋翅冬参(谚)鲎:节肢动物,有甲壳,生活在海洋中。指春季吃螃蟹,夏季吃鲎肉,秋季吃鱼翅,冬季吃海参。一年四季,营养价值极高的美食各有侧重。
74、鞋不加丝,衣不加寸(谚)丝:长度单位,十丝等于一毫。指鞋或衣服的制作稍大一点就不合适,而鞋的制作准确度比衣服更为严格。 也作“鞋不增分,衣不增寸”。
75、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只看到部分,看不到全体,看法片 面。相关的:只见其小,不见其大。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只 见树木,不见森林,就是只计一点,不计其余。”
76、堵着窝儿要蛋强求,没有通融的余地。浩然《艳阳天》: “只要是不立刻把门儿封住,就是乐意,事情已算成了;硬堵 着窝儿要蛋,就兴许憋回去。于是,他马上告辞。”
77、一没有杀父之仇,二没有夺妻之恨没有深仇大恨。言外 之意:不应该作对。《小说月报》(:“可是,自己和别 人一没有杀父之仇,二没有夺妻之恨。谁和他结这么大的 冤仇?”
78、官差吏差,来人不差(谚)差:差错,错误。不论官吏有什么差错,被官吏派来办事的人没有差错。指上层策划的人负有责任,被派的人不担责任。 也作“官错吏错,来人不错”。
79、不是撑船手,休来弄竹竿释义:不是干某一行的人,就不要干某一行的事。例句:“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吧。‘不是撑船手,休来弄竹竿’,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。”
80、爸爸想买台彩电,妹妹急忙把积攒下来的买零食的钱交给爸爸。我不屑一顾地嘲笑道:“就你那点钱够买什么?”爸爸严肃地说:“积土成山,积水成渊,没有一分哪有百元啊!”(河北·巨鹿)
81、—粒谷子千滴汗粮食来之不易。类似的:十粒汗珠一 粒粮。古华《芙蓉镇》:“而且和泥水、土地打交道,一天到晚 嘴巴都闭臭,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湿,湿了又干;真是一粒谷 子千滴汗啊。”
82、一到星期天,李奶奶的儿子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回来团聚。别人都说李奶奶真有福气,李奶奶却皱着眉头说:“有啥福气?他们回来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大吃大喝,真是忙死老爹累死娘。”(河南·鲁山)
83、放鱼入海,纵虎归山释义: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祸根。“鱼”又作“龙”。例句:曹操下令军中日:“今刘备釜中之鱼,阱中之虎;若不就此时擒捉,如放鱼入海,纵虎归山矣。众将可努力向前。”
84、脚杆子上绑大锣——走到哪儿都当当响(歇)脚杆子:腿。当当响:本形容敲大锣发出的响亮声音,转喻出色、过硬或有名声。赞扬人无论到什么地方或在什么岗位上,都干得很出色,或很有名气。
85、哪里跌倒哪里爬释义:在什么地方受挫折,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难,争取成功。例句:“养猪卫星”虽然丢了丑,可卫治国并没泄了气。他想:哪里跌倒哪里爬。他决心再放个“卫星”,以挽回面子。
86、 熬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取经,经过八十一难,事见《西游 记》。指经受了艰苦的磨练。成语:历尽艰险。《北京日报》 (19:“但是,全面核裁军还有九九八十一难,争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还是崎岖的。”
87、 戏台里喝彩指自己赞扬自己。成语:自吹自擂。胡适 《尝试集》自序:“你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们徽州人说的 ‘戏台里喝彩’的毛病,你自己说你自己哪几首诗好,哪几首 诗不好,未免太不谦虚了。”
88、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得一件一件做释义:事情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,不能急躁。例句:曾作金、高则冬那帮混蛋,只给我们留下这么个烂摊子,你又有什么办法呢?饭要一口一口吃,事情得一件一件做哇!
89、妈妈把包忘在了办公室,让我去给她拿回来。我说:“妈妈,你长得比我高,腿比我长,迈的步子比我大。还是您自己去拿吧。”妈妈瞅了我一眼说:“真是使唤嘴不如使唤腿。”说罢自己拿包去了。(山西·长治)
90、 火要空心,人要忠心谓人要忠厚、诚实。巴金《我的几个 先生》:“他活着也只是痛苦地捱日子。但是他并不憎恨社 会,他还保持着一个坚定的信仰:忠实地生活。用他自己的 话来说:火要空心,人要忠心。”
91、龙王“龙王”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话人物。俗语讲: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,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凡有水的地方,不管是江河湖海,还是渊潭泉井,都住有龙王。那么,龙王是怎么产生的呢?在民间,还有一个
92、麻秆儿打狼——两害怕(歇)麻秆儿:指剥掉皮的麻秸秆儿,又细又脆,容易折断。用麻秸秆儿打狼,狼害怕,打狼的人也害怕。指争斗双方对对方都有所顾忌。 也作麻秸秆打狼——两头害怕。 麻秸秆打狼——两头怕。
93、三国归司马释义:司马:指司马懿,原为曹魏政权的掌握军权的大臣,后来发动了一次政变,诛灭了政敌,独掌曹魏政权。比喻东西落在一个人手中。例句:这样,两个弟妇一改嫁,阿狮三碗倒成一锅,“三国归司马”了。
94、 一人传虚,十人传实以讹传讹,传的人多了,会使人信以 为真。十,也说:万。成语:三人成虎。龚昌盛《沉浮》:“传 说的人添枝加叶大肆渲染,简直把王老水子描绘成剑侠一 类人物。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,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。”
95、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(谚)鸡口:鸡嘴。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可做小而能进食的鸡口,不愿做大而出粪的牛后。比喻人往往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作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受制于人。 也作宁为鸡头,勿作牛尾。 宁为鸡尸,不为牛从。 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。
96、得志猫儿雄似虎,败翎鹦鹉不如鸡(谚)得志:得意,实现心愿。 指猫儿得志时,像老虎一样神气;鹦鹉落了毛时,比鸡的样子还难看。比喻小人得志时往往忘乎所以,英雄落魄时也难免受欺。 也作得志犬猫强似虎,失时鸾凤不如鸡。 得胜狸猫强似虎,及时鸦鹊便欺雕。
97、山高高不过太阳释义:比喻压不过长辈或强者。例句: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巧,听宝玉这样说,便笑道:“俗语说的,‘摇车里的爷爷,拄拐的孙孙’。虽然岁数大,山高高不过太阳。自从我父亲没了,这几年也无人照管教导。如若宝叔不嫌侄儿蠢笨,认作儿子,就是我的造化了。”
98、狼行千里吃肉,狗行千里吃屎释义:比喻坏人本性不会改变。也比喻本事强的人到哪里都吃香,无能的人到哪里都吃亏。“行”又作“走”。例句:冯贵堂满心欢喜,心里想:“可见狼行千里吃肉,狗行千里吃屎,认识金子的人,漫沙荒野里会拾到金子;不认识金子的人.满地黄金走,两眼黑糊糊,我这算碰上朋友了!”
99、星期“星期”已经和我们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,调节着我们的生活节律。那么,星期是怎么来的呢?原来,“星期”是从国外引进的。星期这一名称的由来,可追溯到古代的“七曜”。古人把日、月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联系起来,称为七曜,曜,即耀,七曜就是七颗明亮的星。公元前七世纪,巴比伦人即以“七曜”记日,七天为一周,依次名为日曜(星期日)、月曜(星期一)、火曜(是期二)、水曜(星期三)、木曜(星期四)、金曜(星期五)、土曜(星期六)。并把这些星视为“星神”轮流值班,每个星神值一日,所以“星期”就是星神值班的日期。八世纪时,摩尼教徒从中亚康居国将七曜记日法传人我国。我国称星期为“曜日”,即日曜日(星期日)、月曜日(星期一)、火曜日(星期二)、水曜日(星期三)、木曜日(星期四)、金曜日(星期五)、土曜日(星期六)。渐渐的,和人们的生活日益紧密,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,和国外联系越来越广泛,用星期安排工作、生活已成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