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善
2、下流壅则上溢,上源窒则下枯。释义:
3、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◆子曰:自行来修
4、上一则下一矣,上二则下二矣;辟之若草木,枝叶必类本。释义:
5、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一(宋)晏殊《蝶恋花》
6、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一(唐)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
7、形劳而不休则敝,精用而不已则劳,劳则竭。◆庄周:《庄子&刻意》
8、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——(汉)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
9、爵以功为先后,官用能为次序。一(汉)班固《汉书&外戚恩泽侯表》
10、生,人之始也;死,人之终也。终始俱善,人道毕矣。-《荀子&礼论》
11、善为天下者,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。一(汉)班固《汉书&食货志》
12、子贡问君子。子曰:先行其言,而后从之。◆孔子:《论语&为政第二》
13、故以众小胜为大胜也。为大胜者,唯圣人能之。◆庄周:《庄子&秋水》
14、即今江海一归客,他日云霄万里人。——(唐)高适《送桂阳孝廉》
15、子曰: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◆孔子:《论语&里仁第四》
16、登高使人意遐,临深使人志清。——(南朝&梁)萧统《昭明文选》
17、鸿鹄高飞,一举千里。羽翼已就,横绝四海。——(汉)刘邦《鸿鹄歌》
18、君爱桃李花,桃李花易飘。妾怜松柏色,松柏色难凋。一(唐)黄滔《寄友人》
19、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一(唐)李白《静夜思》
20、以言取人,人饰其言;以行取人,人竭其行。——《逸周书&芮良夫》
21、欲富国者,务广其地;欲强兵者,务富其民。——《战国策&秦策一》
22、春去秋来不相待,水中月色长不改。——(唐)岑参《敷水歌送窦渐入京》
23、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,从顶燃到底,一直都是光明的。◆肖楚女:《人生珍言录》
24、上不失天时,下不失地利,中得人和,而百事不废。——《荀子&王霸》
25、子曰: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见义不为,无勇也。◆孔子:《论语&为政第二》
26、平易恬淡,则忧患不能人,邪气不能袭,故其德全而神不亏。一《庄子&刻意》
27、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。——(南朝&宋)范晔《后汉书&陈蕃传》
28、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物。——(晋)陈寿《三国志&吴志&周瑜传》
29、无缘对面不相逢,有缘千里能相会。——(元)无名氏《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》
30、诸侯之宝三:土地,人民,政事。宝珠玉者,殃必及身。◆孟子:《孟子&尽心下》
31、川阅水以成川,水滔滔而日度;世阅人而为世,人冉冉而行暮。一(晋)陆机《叹逝赋》
32、人品、学问,俱成于志气;无志气人,一事做不得。——(清)申居郧《西岩赘语》
33、所禀有巧拙,不可改者性。所赋有厚薄,不可移者命。◆白居易:《白居易集&咏拙》
34、绝弦与断丝,犹有却续时;唯有衷肠断,无应续得期!◆白居易:《白居易集&有感》
35、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——(唐)李白《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》
36、奉公如法则上下平,上下平则国强。——(汉)司马迁《史记&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37、礼者,人心之理也,协之以同然,百世可通也。人无礼,犹室无基。◆陈子龙:《明经世文编》
38、莫乐之则莫哀之,莫生之则莫死之。往者不至,来者不极。◆管仲:《管子&形势第二》
39、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——(五代&南唐)李煜《乌夜啼》
40、考论人物,要当循其事变而观之,不可以一律例也。评后世之人物,一绳以帝王盛德,则自秦汉
41、子欲居九夷。或日:陋,如之何?子曰: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◆孔子:《论语&子竿第九》
42、日: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君子不可以执于一论。◆海瑞:《海瑞集&乐天者保天下》
43、为天地立志,为生民立道,为去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◆张载:《张载集&张子语录》
44、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一(唐)王翰《凉州词》
45、土能浊河,而不能浊海;风能拔木,而不能拔山。——(唐)罗隐《两同书&厚薄第五》
46、一人投命,足惧千夫。释义:一个人置生死于不顾,足以使上千人感到害怕。一《吴子&励士》
47、为世忧乐者,君子之志也;不为世忧乐者,小人之志也。——(汉)荀悦《申鉴&杂言上》
48、子渭收日:我未见欲仁好义而不得者也,如不得,斯无性者也。◆王通:《文中子中说&魏相篇》
49、盖圣人者,金中之金也;学圣人而不至者,金中犹有铁也。◆陈亮:《陈亮集&与陈同甫书之九》
50、数人而居一官,则不竞其公而竞其私;数人而治一事,则任其功而不任其责。一(宋)杨万里《冗官》
51、关尹子曰:一蜂至微,亦能游观乎天地;一虾至微,亦能放肆乎大海。◆关尹:《关尹子&六匕篇》
52、戒之,戒之,微而异之,动作必思之,无令人识之,卒来者必备之。◆管仲:《管子&枢言第十二》
53、事信言文。释义:所写的内容要准确真实,语言要有文采。一(宋)欧阳修《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》
54、毁人者失其直,誉人者失其实,近于乡原之人哉?◆皮日休:《皮子文薮&书&鹿门隐书六十篇》
55、君以民存,亦以民亡。释义:国君由于有了人民才能存在,也由于失掉人民而灭亡。一《礼记&缁衣》
56、天下之务,当与天下共之,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?——(南朝&梁)沈约《宋书&颜延之传》
57、丹青难写是精神。释义:用笔绘画,最困难的是表现出人的内心精神世界。——(宋)王安石《读史》
58、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释义: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;真正有口才的人看起来好像不善言辞。一《老子》
59、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。释义:治理国家的主要原则是公平正直。——(唐)吴就《贞观政要&公平》
60、国之将兴,必有祯祥,君子用而小人退;国之将亡,贤人隐,乱臣贵。一(汉)司马迁《史记&楚元王世家》
61、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。释义:北海虽十分遥远,只要乘着大风,仍可达到。——(唐)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62、子曰:弟子人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◆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◆孔子:《论语&学而第-》
63、任官者,宁以事胜人,无以人胜事。释义:任官人,宁可事多人少,决不可人浮于事。一(宋)杨万里《冗官》
64、文章频改,工夫自出。释义:文章应多次修改,使之自然,无人为的痕迹。——(宋)吕本中《宋诗话辑佚》
65、天生一世之才,自足一世之用。释义:谓贤才很多,不必抱怨缺乏人才。一(明)张居正《答冏卿李渐庵论用人才》
66、乃知事贵奋,形势非所拘。——(清)归庄《在韭溪草堂阻风雨不能归主人出元入画杀虎图观之因与诸公同赋》
67、唯当金石交,可以贤达论。释义:唯有像金石那样坚固的友情,才可以算是高尚的友谊。——(唐)孟郊《审交》
68、子曰: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◆孔子:《论语&泰伯第八》
69、子谓子产,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。◆孔子:《论语&公冶长第五》
70、禹称善人,不善人远。释义:禹选拔贤德之人,那些无贤无德缺乏才能的人因此就远离了。一《左传&宣公十六年》
71、人生孰无死?贵得死所耳。释义:人生在世,哪个能免于一死?要紧的是要死得有价值。一(明)夏完淳《狱中上母书》
72、可使寸寸折,不能绕指柔。释义:古剑可以折成一寸寸的碎片,却不能柔曲绕指。——(唐)白居易《李都尉古剑》
73、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。释义:征询治国的好办法,审定采纳人们的好意见。——(三国&蜀)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
74、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释义:不故意挑剔别人的差错,不苛察隐微的事情。——《韩非子&大体》
75、无参验而必之者,愚也,弗能必而据之者,诬也。故明据先王,必定尧、舜者,非愚则诬也。◆韩非:《韩非子&显学》
76、松柏本孤直,难为桃李颜。释义:孤傲挺拔是松柏的风格,它没有桃李那样妖艳媚人的颜色。——(唐)李白《古风》
77、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释义:大丈夫应该带上长弓强箭,到西北战场上,射杀入侵者。一(宋)苏轼《江城子》
78、知死必勇。释义:知道自己面临死亡的危险处境时,必定会勇气百倍。——(汉)司马迁《史记&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79、名正理顺,垂之无穷。释义:名义正当,道理上说得通,这样的事就会永垂不朽。——(唐)颜真卿《请复七圣谥号状》
80、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释义:处境越穷困,越要坚定自己的信念,不丧失远大的志向。——(唐)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81、作于圣,故日经;述于才,故日文。文有二道:辞令褒贬,本乎著述者也;导扬讽谕,本乎此兴者也。著述者流,盖出于《书》
82、一日之苟安,数百年之大患也。释义:短期的苟且偷安,会给国家带来长期的祸患。——(宋)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
83、物极则反,数穷则变。释义: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,命运到了尽头就会转变。——(宋)欧阳修《本论下》
84、瑕不掩瑜,瑜不掩瑕。释义:一块玉石的瘢痕不能掩盖美好光泽的部分,质地光泽的部分也不能掩盖瘢痕。一《礼记&聘义》
85、言之为物也以多信,不然之物,十人云疑,百人然乎,干人不可解也。呐者言之疑,辩者言之言。◆韩非:《韩非子&八经》
86、圣人达自然之性,畅万物之情,故因而不为,顺而不施。除其所以迷,去其所以惑,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。◆王弼:《老子注》
87、故日: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,平易则恬淡矣。平易恬淡,则忧患不能人,邪气不能袭,故其德全而神不亏。◆庄周:《庄子&刻意》
88、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释义:培养美德,一定要使它不断增长;除去邪恶,必须从根本上把它清除干净。——《尚书&泰誓下》
89、子曰:爱生而败仁者,其下愚之行欤?杀身而成仁者,其中人之行欤?游仲尼之门未有不冶中者也。◆王通:《文中子中说&事君篇》
90、乐者,制也。所以道天和,全人性。故作之以崇德,审之以知政,王者敬其事而阐其道,顺其时而行其令。◆元稹:《元稹集&大合乐赋》
91、名高毁所集,言巧智难防。释义:名望高了,就会成为毁谤的目标;花言巧语的中伤,聪明人也难以防备。——(唐)刘禹锡《萋兮吟》
92、御将难,御才将犹难。释义:领导和驾驭将领是很困难的事,要领导和驾驭有才干的将领,尤其困难。——(清)钱益谦《响言&下》
93、君子之所以教者五:有如时雨化之者,有成德者,有达财者,有答问者,有私淑艾者。此五者,君子之所以教也。◆孟子:《孟子&尽心上》
94、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,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?圣人之行不同也,或远,或近;或去,或不去;归洁其身而已矣。◆孟子:《孟子&万章上》
95、天下之乱,由于吏治不修,吏治不修,由于人才不出,人才不出,由于人心不正,此则学术之不讲也。◆左宗棠:《左文襄公全集&书牍哀》
96、金玉难捐,土石易舍,学道之士,遇微言妙行,慎勿执之,是可为而不可执,若执之者,则腹心之疾,无药可疗。◆关尹:《关尹子&丸药篇》
97、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释义:最使人悲痛的是朋友的离别,最使人高兴的是又认识了新知己。——(战国&楚)屈原《九歌》
98、丈夫贵不挠,成败何足论。释义:男子汉大丈夫最可贵的是百折不挠,事情最后成功与否不必老是挂念在心。——(宋)陆游《入瞿塘登白帝庙》
99、文章功用不经世,何异丝窠缀露珠。释义:文章如果对于治理国家没有效用,那与在蜘蛛网上缀上露珠又有什么区别呢?一(宋)黄庭坚《戏呈孔毅父》
100、自修之道,莫难于养心。心既知有善知有恶,而不能实用其力,以为善去恶,则谓之自欺。方寸之自欺与否,盖他人所不及知,而己独知之。故《大学》
101、委大臣以大体,责小臣以小事,为国之常也。释义:让大臣负责国家大事,让小臣负责具体的小事,这是治理国家的一般原则。一(唐)魏征《论治道疏》
102、欲知国之隆替,时之盛衰,察其任臣而已。释义:想知道国家的兴亡,政治形势的好坏,只要看什么人被任用就知道了。——(唐)李德裕《任臣论》
103、一死一生,乃知交情;一贫一富,乃知交态。释义:生死关头见友谊的忠贞,贫富地位之间的交往是对友谊的考验。——(汉)刘向《说苑&谈丛》
104、宁为有闻而死,不为无闻而生。释义:宁肯做有名望的人而死去,不愿做无声无息的人而苟且偷生。——(唐)柳宗元《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》
105、养心莫善于寡欲,寡欲莫善于明理,理明则能见义而有以胜其欲矣,理明则能安命而有以淡其欲矣,理明则能畏天而有以制其欲矣。◆裕谦:《勉益斋续存稿》
106、夫富者,若身疾作,多积财而不得尽用,其为形也亦疏矣!◆人之生也,与忧俱生。寿者恬恬久忧不死,何苦也!其为形也亦远矣。◆庄周:《庄子&至乐》
107、无行则不信,不信则不任,不任则不利。故观之名,计之利,而义真是也。若弃名利,反之于心,则夫士之为行,不可一日不为乎?◆庄周:《庄子&盗跖》
108、丈夫生世会几时,安能蹀躞垂羽翼!释义:大丈夫生在世上能有多少时间,怎能像垂着翅膀、小步行走的鸟一样呢?——(南朝&宋)鲍照《拟行路难》
109、仁于他物,不仁于人,不得为仁;不仁于他物,独仁于人,犹若为仁。仁也者,仁乎其类者也。故仁人之于民也,可以便之,无不行也。◆《吕氏春秋&爱类》
110、夫君子直道而行,知必屈辱而不避也。故行不敢苟合,言不为苟容,虽无功于世而名足称也;虽言不用于国家而举措之言可法也。◆陆贾:《新语&辩惑第五》
111、圣人之道也,无幽不通,一则致霖雨于天下,一则宣教化于区中,背伪归真,岂逐叶公之好?长生久视,实资豢氏之功。◆范仲淹:《范文正公全集&老子犹龙赋》
112、吾乃今知文之可以行于远也。以彼庸蔽奇怪之语,而黼黻之,金石之,用震曜后世之耳目,而读者莫之或非,反谓之近经,则知文者可不慎邪?◆柳宗元:《柳宗元集》
113、蹶足之马,尚想造途;失晨之鸡,犹思改旦。释义:跌了脚的马,还想踏上征途;清晨不能呜叫的鸡,还想换个时间再叫。一(唐)张鹜《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》
114、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释义:道德低下而地位显贵,智慧平庸而图谋大事,能力不足而担当重任,是很少能成事的。一《周易&系辞下》
115、言与行,如形影不可相违也,离言以为礼,离行以为乐,言与行不相待,而寄之以礼乐之虚名,不惟礼乐无所据,而言行先失其统。◆叶适:《习学记言序目&礼记》
116、是故内聚以为泉源。泉之不竭,表里遂通;泉之不涸,四支坚固。能令用之,被及四固。◆是故圣人一言解之,上察于天,下察于地。◆管仲:《管子一心术上第三十七》
117、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释义:对世间一切事物能够洞察秋毫,这其间大有学问;在人情上能够老练通达,这其中大有文章。——(清)曹雪芹《红楼梦》
118、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。释义:祸患常因小事不谨慎酿成;有胆有识聪明伶俐的人也往往被喜爱的人或事逼到困境。一(宋)欧阳修《五代史&伶官传论》
119、岂无利事哉?我无利心。岂无安处哉?我无安心。心之中又有心。意以先言,意然后形,形然后思,思然后知。凡心之形,过知失生。◆管仲:《管子&心术下第三十七》
120、枥骥不忘千里志,病鸿终有赤霄心。释义:伏在马厩里的骏马时刻都有疾驰千里的志向,疾病在身的天鹅始终都有直冲云霄的雄心。——(明)张居正《慰刘生卧痛苦吟》
121、柳子曰:君子有二道,诚而明者,不可教以利;明而诚者,利进而害退焉。吾为是言,为利而为之者设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◆柳宗元:《柳宗元集》
122、剖去胸中荆棘,以便人我往来,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。释义:除去心中不良的心计,以便自己与他人彼此无隔阂的交往,这是天下第一快乐的境界。一(明)陆绍珩《醉古堂剑扫》
123、有目者必骋望以尽意,当望者必缘情而感时。有待者瞿瞿,忘怀者熙熙。虑深者瞠然若丧,乐极者冲然无违。外徙倚其如一,中纠纷兮若迷。◆刘禹锡:《刘禹锡集&望赋》 ()
124、曾子曰:元,志之!吾语汝。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,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,及其得也必以饵。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,则耻辱亦无由至矣。◆荀况:《荀子&法行》
125、谁怜爱国千行泪?说到胡尘意不平!释义:有哪一个能同情陆游为热爱祖国而流淌的千行眼泪?他只要一谈起外人的侵略,内心就无法平静!——(清)梁启超《读(陆放翁集)》
126、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谪;善数不用筹策,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◆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,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是谓袭明。◆老子:《老子&二十七章》
127、子墨子曰:必去六辟。嘿则思,言则诲,动则事。使三者代御,必为圣人。◆必去喜,去怒,去乐,去悲,去爱,而用仁义。手足口鼻耳,从事于义,必为圣人。◆墨翟:《墨子&贵义》
128、天下至大,方身则小;生为重矣,比义则轻。释义:天下是最大的,但比起身体就太小了;生命对人是最重要的,但比起正义原则就微不足道了。——(唐)魏征《隋书&诚节传论》
129、知人无法而知德有法,岂惟知德有法,而教德有方也。天德虽偏,必以人德补之;天德非异能,补之以人,则皆异能也,合而听之,天下之材不可胜尽也。◆叶适:《习学记言序目&尚书》
130、夫水行不避蛟龙者,渔父之勇也;陆行不避兕虎者,猎夫之勇也;白刃交于前,视死若生者,烈士之勇也;知穷之有命,知通之有时,临大难而不惧者,圣人之勇也。◆庄周:《庄子&秋水》
131、圣人之所以立天下,日仁义。仁主恩,义主断。恩者亲之,断者宜之,而理道毕矣。蹈之斯为道,得之斯为德,履之斯为礼,诚之斯为信,皆由其所之而异名。◆柳宗元:《柳宗元集&四维论》
132、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乐也。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◆孟子:《孟子&尽心上》
133、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,故义者百事之始也,万利之本也,中智之所不及也。不及则不知,不知趋利。趋利固不可必也,公孙鞅、郑平、续经、公孙竭是已。以义动则无旷事矣。◆《吕氏春秋&无义》
134、善为政者,不择人而理,故俗无精粗,咸被其化;工为史者,不选事而书,故言无美恶,于书传于后。若事皆不谬,言必近真,庶几可与古人同居,何止得其糟粕而已。◆刘知几:《史通&言语第二十》
135、诗之义本于讽谕,盖心欲有言而不足以道志,故假于辞焉。◆而辞也者,欲其谕难言之志也。然语涩而俚,意浮以近,文采不足以动人,立言易朽,君子不由也。◆揭侯斯:《揭侯斯全集&全台集后序》
136、诗之淳古境地,必至读破万卷后含蓄出来;若袭取之,终成浅薄家数。多读书非为搬弄家私,震川谓善读书者,养气即在其内,故胸多卷轴,蕴成真气,偶有所作,自然臭味不同。◆李重华:《贞一斋诗说》
137、人生于世,非仅仅安常而处顺也。恒遇有艰难之境,又非可畏惧而却走也。于是乎敢。盲进者,卤莽也。果敢者,有计划,有次第,持定见以进行,而不屈不挠,非贸然从事者也。◆蔡元培:《蔡元培教育论集》
138、一乡风俗视乎士类,果能相率崇俭,乡里必有观感。浮华渐除,生计自然渐裕。城市读书人尤戒专讲酬酢世故。即异日显达仕宦亦望以此自持,则廉正无欲,必有政绩可观。◆张之洞:《张文襄公全集&輶轩语》
139、慈溪黄氏日:天下之理,无所不在,而人之未能以贯通者,己私间之也。尽己之谓忠,推己人之谓恕。忠恕既尽,己私乃克。此理所在,斯能贯通。故忠恕者,所以能一以贯之者也。◆顾炎武:《日知录&忠恕》
140、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;乐然后笑,人不厌其笑;义然后取,人不厌其取。释义: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,别人不讨厌他说;快乐的时候才笑,别人不讨厌他笑;该取利的时候才取,别人不讨厌他取。一《论语&宪问》
141、人的生活像是蠕动于奋斗力极弱,抵抗力极微的生活线上,并由此而生出一种静态的心理,庶使人难以容忍侮辱而与宇宙相调和。它也能够发展一种抵抗的机谋,它的性质或许比较侵略更为可怕。◆林语堂:《吾国吾民》
142、人能自老看少,自死看生,自败看成,自悴看荣,则性定而动自正。释义:人如果能从老看到少,从死看到生,从失败看到成功,从衰败看到兴盛,就能心性安定,而行动自然合乎法度。——(明)陈益祥《潜颖录》
143、惮势而交人,势劣而交道息;希利而友人,利薄而友道退。释义:害怕别人的权势而同他交朋友,权势减弱交情就停息了;贪图财利而同别人交朋友,财利减少交情也就衰退了。——(唐)皮日休《鹿门隐书六十篇》
144、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,儿子必取抟黍矣;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,鄙人必取百金矣;以和氏之璧、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,贤者必取至言矣。其知弥精,其所取弥精,其知弥粗,其所取弥粗。◆《吕氏春秋&异宝》
145、要成己,又要忘己,已有公私大小故也。◆克己乃得为仁。由己之己无我,乃得万物皆备之我。◆克己,己原字细。如希圣、希贤,原学者本分内事。但有些自圣自贤之意,便是己也。◆刘熙载:《刘熙载论节六种&克治》
146、语云察见渊鱼者不祥,是以圣人贵夜行,游乎人之所不知也:虽然,人知实难,已知何害,目中无照乘摩尼,又何以夜行而不踬乎?子舆赞舜明察并举,盖非明不能察,非察不显明。◆冯梦龙:《冯梦龙诗文集&察智部总叙》
147、子犹曰:贫者,士之常也;俭者,人之性也。贫不得不俭,而俭者不必贫,故日性也。然则俭不可乎?日:吝不可耳。夫俭非即吝,而吝必托之于俭。俭而吝,则虽惟金积玉,与贫乞儿何异?◆冯梦龙:《冯梦龙诗文&序&贫俭部》
148、小国寡民,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人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人复结绳而用之。◆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◆老子:《老子&第八十章》
149、《大学》之纲领有三:明德、新民、止至善,皆我分内事也。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,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,则读书何用?虽使能文能诗,博雅自诩,亦只能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,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?◆曾国藩:《曾国藩家书》
150、凡人有术不能行者有矣,能行而无其术者亦有矣。卫人有善数者,临死,以诀喻其子。其子志其言而不能行也。他人问之,以其父所言告之。问者用其言而行其术,与其父无差焉,若然,死者奚为不能言生术哉?◆列御寇:《列子&说符篇》
151、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。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◆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◆见小日明,守柔日强。用其光,复归其明,无遗身殃,是为习常。◆老子:《老子&五十二章》
152、君子曰:学不鞣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鞣以为轮,其曲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鞣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◆荀况:《荀子&劝学》
153、小人恣睢,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,其受祸也必酷矣,何以言之,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,必随之以秋敛之气为秋,玄武洹阴,不能尽其所以寒也,必随之以敷荣之气而为春,孰为此者,天也,天且不可以尽,而况于人乎?◆《子华子&执巾》
154、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;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啐然,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◆孟子:《孟子&尽心上》
155、人生之目的,为尽义务而来。每人必有一定职务,必做一番事业,此谓之职业。而职业无高、低、贵、贱之差,要求其适耳。如目之司视,耳之司听,亦惟各得其适,初无高、低、贵、贱之定言。人体之生理然,社会之职业,何独不然。◆蔡元培:《蔡元培教育论集》
156、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◆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揽日月。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◆李白:《李太白全集》
157、亡国之主,必自骄,必自智,必轻物。自骄则简士,自智则专独,轻物则无备。释义:使国家灭亡的君主,必然是骄傲自满,必然是自作聪明,必然是轻视外物。骄傲自满就会怠慢贤士,自作聪明就会独断专行,轻视外物就会疏于防备。——《吕氏春秋&骄恣》
158、余游好中,资村可与学古而望其有立于德与言者,仅得数人,而几于成者益寡。其语人皆日:吾为境困也,时相迫也。◆而悔而自责,未尝不日:志之不固焉。夫功必有所得而后成,若德与言,则根于心达于学而与时偕行者也,何境之能夺哉!◆方苞:《方苞集&赠李立候序》
159、坚忍者,有一定之宗旨以标准行为,而不为反对宗旨之外缘所憧扰,故遇有适合宗旨之新知识,必所欢迎。顽固者本无宗旨,徒对于不习惯之革新,而为无知识之反动;苟外力遇其惰性,则一转而不之返。是故坚忍者必不顽固,而顽固者转不坚忍也。◆蔡元培:《蔡元培教育论集》
160、荣辱之大分,安危利言之常体: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;荣者常通,辱者常穷;通者常制人,穷者常制于人,是荣辱之在分也。材悫者常安利,荡悍者常危害;安利者常乐易,危害者常忧险;乐易者常寿长,忧险者常夭折,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。◆荀况:《荀子&荣辱》
161、凡以知,人之性也;可以知,物之理也。以所以知人之性,求可以知物之理,而无所凝止之,则没世穷年不能偏也。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,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学,老身长子,而与愚者若一,犹不知错,夫是之谓妄人。故学也者,固学止之也。◆荀况:《荀子&解蔽》
162、政如农功。日夜思之,思其始而成其终;朝夕而行之,行无越思,如农之有畔,其过鲜矣。释义:为政就像做农活,日夜都想着它,望着它的开始和结果;从早到晚都照着所想的去做,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,就像农田里有田埂一样,这样过失就少了。——《左传&襄公二十五年》
163、生之而不有其生,为之而不将其为,功成而不居其功。此三者皆出于无我。惟其无我,然后不失己;非惟不失己,而又不失人。不知无我而常至于有我,则不惟失己;非惟失己,而又失人。功成则居,居则与去为对。圣人不居上之三者,然后道之常在于我而不去也。◆王安石:《老子注辑本》
164、若以名所亲之名,名天下之人,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。若以熟所亲之熟,熟天下之人,则天下之人皆所亲矣。胡谓情所专耶?夫无所孝慈者,孝慈天下;有所孝慈者,孝慈一家。一家之孝慈未弊,则以情相苦,而孝慈反为累矣。弊则伪,伪则父子兄弟将有嫌怨者矣。◆《无能子&质妄第五》
165、日:圣人之情见乎辞。出口为言,集札为文。文辞设施,实情敷烈。夫文德,世服也。究书为文,实行为德,著文于衣为服。故日:德弥盛者,文弥褥;德弥彰者,人弥明。大人德广,其文炳,小人德炽,其文斑。官尊而文繁,德高而文积。物以文为表,人以文为基。◆王充:《论衡&书解》
166、不以智累心,不以私累己;寄治乱于法术,托是非于赏罚,属轻重于权衡,不逆天理,不伤情性,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,不引绳之外,不推绳之内,不急法之外,不缓法之内,守成理,因自然;祸福生乎道法,而不出乎爱恶,荣辱之责,在乎己而不在乎人。◆韩非:《韩非子&大体》
167、何谓人情?喜怒哀惧爱恶欲,七者,弗学而能。何谓人义?◆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十者,谓之人义。讲信修睦,谓之人利。争夺相杀,谓之人患。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,修十义,讲信修睦,尚辞让,去争夺,舍礼何以治之?◆戴圣:《礼记第九&礼运》
168、古者人之始生,未有宫室之时,因陵丘堀穴而处焉。圣王虑之,以为堀穴日;冬可以辟风寒,逮夏,下润湿,上熏蒸,恐伤民之气,于是作为宫室而利。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?子墨子言日:其旁可以国风寒,上可以国雪霜雨露,其中蠲洁可以祭祀,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,则止。◆墨翟:《墨子&节用中》
169、天无私覆也,地无私载也,日月无私烛也,四时无私行也,引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。◆…庖人调和而弗敢食,故可以为庖。若使庖人调味而食之,则不可以为庖矣。王伯之君亦然,诛暴而不私,以封天下之贤者,故可以为王伯;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,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。◆吕不韦:《吕氏春秋&去私》
170、人生于财,死于财,荣辱于财。无钱对菊,彭泽令亦当败兴;倘孔氏绝粮而死,还称大圣人否?无怪乎世俗之营营之矣。◆究竟人寿几何,一生吃着,亦自有限;到散场时,毫厘将不去,只落得子孙争嚷多,眼泪少。死而无知,真是枉却;如其有知,懊悔又不知如何也?◆冯梦龙:《冯梦龙诗文&序&贪秽部》
171、人之气质,受成于地,感生于山川物质,触遇于风露寒暑,争欲相炽,心血相构,奈之何哉?躁者不知察此,急于一时。以赴事功。事功有天焉,即天捐眷助之,其成也,于人之益无几矣。圣人知此,故知消息进退存亡之理,潜龙则发挥遁世无闷,乐行忧违,无入而不自得,盖知天下之故也。◆康有为:《康有为全集》
172、三代之人才出于学校,近世之人才出于科目。科目之士,足未能如三代之学成而后人官,然未有不从学成出者,则近世之学校,固人才之渊薮,不可不重也。汉高帝谓:以马上得天下,安事诗书?陆贾日:以马上得之,岂可以马上治之!高帝卒难以对。是故战乱以武,守成以文,不易之理也。◆归庄:《归庄集&重修天长县学记》
173、子路入。子曰:由,知者若何?仁者若何?子路对日:知者使人知己,仁者使人爱己。子曰:可谓士矣。子贡入。◆子曰:赐,知者若何?仁者若何?子贡对日:知者知人,仁者爱人。子曰:可谓士君子矣。颜渊入。子曰:回,知者若何!仁者若何?颜渊对日:知者自知,仁者自爱。子曰:可谓明君子矣。◆荀况:《荀子&子道》
174、进则安居以行其志,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,则是进亦有为,退亦有为也。近世士大夫,惟狃于进,退则昏然无所猷为,甚而茹愧怀惭,蹙缩不敢一出户。夫轩冤,古人以为傥来之物也,其有也何所加,其无也何所损。不思良贵在我,唯假于物以为重轻焉,则其人品之卑下,不待论而可知矣。◆徐元端:《吏学指南&进退皆有为》
175、一篇,推之于勤则寿考,逸则夭亡,历历不爽。为一身计,则必操习技艺,磨练筋骨,困知勉行,操心危虑,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。为天下计,则必已饥已溺,一夫不获,引为余辜。大禹之周乘四载,过门不入,墨子之摩顶放踵,以利天下,皆极俭以奉身,而极勤以救民。故荀子好称大禹、墨翟之行,以其勤劳也。◆曾国藩:《曾国藩教子书》
176、流于恶,流字有病,是将谓源善而流恶,或上流善而下流恶矣。不知源善者流亦善,上流无恶者下流亦无恶,其所为恶者,乃是他途歧路别有点染。譬如水出泉,若皆行石路,虽自西海达于东海,绝不加浊,其有浊者,乃亏土染之,不可谓水本清而流浊也。知浊者为土所染,非水之气质,则知恶者是外物染乎性,非人之气质矣。◆颜元:《存性编》
177、夫人识有不烛,神有不明,则真伪莫分,邪正靡别。昔人有以发绕灸误其国君者,有置毒于胙诬其太子者。夫发经炎炭,必致焚灼,毒味经时,无复杀害。而行之者伪成其事,受之者信以为然,故使见咎一时,取怨干载。夫史传纪事,亦多如此,其有道理难凭,欺诬可见,如古来学者,莫觉其非,盖往往有焉。◆刘知几:《史通外篇&暗惑第十二》
178、君子之学也,人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;端而言,蠕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小人之学也,人乎自,出乎口。◆口、耳之间则四寸耳,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◆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二谓之啧。傲,非也;嘴,非也;君子如向矣。◆荀况:《荀子&劝学》
179、智者,术所以生也;术者,智所以转也。不智而言术,如傀儡百变,徒资嘻笑,而无益于事;无术而言智,如御人舟子,自炫执辔如组,运楫如风,原隰关津,若在其掌,一遇羊肠太行,危难骇浪,辄束手而呼天,其不至颠且覆者几希矣。蠖之缩也,鸷之伏也,麝之决脐,蚺之示创也,术也。物智且然,而况人乎?◆冯梦龙:《冯梦龙诗文&术智部总叙》
180、日有粗疏茶饭,夜得朦胧合眼,黄荠赛进,赛过珍馐馔。薄絮残,何曾觉被单!此中况味,况味经都惯,供养形骸总没干。◆无难,无难透没关,从看,从看真个安。◆也有十分通透,也有终年一愁,两般犹乐,一任人消受。不少留,今朝便可休。待将他日、他日还婵骤,争忍樽前不唱酬!◆优游,优游无尽头;营谋,营谋何所求!◆刘熙栽:《刘熙栽论艺六种&山坡羊二阙》
181、或日:将处乎世,如何则可以免乎谤?日:去六邪,用四尊,则可免。日:何以言之?日:谏未深而谤君,交未至而责友,居未安而罪国,家不俭而罪岁,道不高而凌贵,志不定而羡富,此之谓六邪也。自尊其道,尧、舜不得而卑也。自尊其亲,天下不得而浊也。自尊其己,孩孺不得而娱也。自尊其志,刀锯不得而威也。此之谓四尊也。◆皮日休:《皮子文薮&书&鹿门隐书六十篇》
182、知至则当至之,知终则当遂终之,须以知为本。知之深,则行之必至,无有知之而不能行者。知而不能行,只是知得浅。饥而不食乌喙,人不蹈水火,只是知。人为不善,只为不知。知至而至之,知几之事,故可与几。知终而终之,故可与存义。知至是致知,博学、明辨、审问、慎思、皆致知,知至之事,笃行便是终之。如始条理,终条理,因其始条理,故能终条理,犹知至即能终之。◆程颐、程颢:《二程集&遗书》
183、论日: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,非以其智能知之,强能行之也。以其功兴,而民劳与之同乐,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,如是而已矣。富贵安逸者,天下之所同好也,然而君子独享焉,享之而安,天下以为当然者,何也?天下知其所以富贵安逸者,凡以庇覆我也。贫贱劳苦者,天下之所同恶也,而小人独居焉,居之而安,天下以为当然者,何也?天下知其所以贫贱劳苦者,凡以生全我也。◆苏轼:《苏东坡全集&既醉备五福论》
184、夫礼者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。礼,不妄说人,不辞费。礼,不逾节,不侵侮,不好狎。修身践言,谓之善行。行修言道,礼之质也。礼闻取于人,不闻取人,礼闻来学,不闻往教。道德仁义,非礼不成,教训正俗,非礼不备。纷争辩讼,非礼不决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,非礼不定。宦学事师,非礼不亲。班朝治军,莅官行法,非礼威严不行,祷祠祭祀,供给鬼神,非礼不诚不庄。是以君子恭敬尊节退让以明礼。◆戴圣:《礼记&曲礼上》
185、澹台子羽,尹子之容也。仲尼人而取之,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。宰予之辞,雅而文也,仲尼人而取之,与处而智不充其辩。◆故孔子曰:以容取人乎,失之子羽;以言取人乎,失之宰予。◆……夫视锻锡而察青黄,区冶不能以必剑;水击鹄雁,陆断驹马,则臧获不疑钝利,发齿吻形容,伯乐不能以必马;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,则藏获不疑驽良。观容服,听辞言,仲尼不能以必士;试之官职,深其功伐,则庸人不疑于愚智。◆韩非:《韩非子&显学》
186、既以非之,何以易之?子墨子言日:以兼相爱,交相利之法易之。然则兼相爱。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?子墨子言:视人之国若视其国,视人之家若视其家,视人之身若视其身。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,家主相爱则不相篡,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,君臣相爱则惠忠,父子相爱则慈孝,兄弟相爱则和调。天下之人皆相爱,强不执弱,众不劫寡,富不侮贫,贵不敖贱,诈不欺愚。凡天下祸篡怨恨,可使毋起者,以相爱生也,是以仁者誉人。◆墨翟:《墨子&兼爱上》
187、观物弗察者,称名不类,如世以琴棋并称是已。弈秋之弈,吾不得见矣,然度不能过于今之善弈者,且或不及之也;伯牙之琴,吾不得闻矣,然知今之善琴者远不能及也。何者?琴,天机也;弈,人机也。天机顺乎自然,人机凿而愈入,故于古今各有近尔。然使有人于此,挟天以胜人,遂可谓之古人乎?日:不可。夫所贵乎天者,忘乎天者也。挟天以胜人,是亦人也。是非惟不能以琴化弈,且将以弈之心而琴也,故不可也。◆刘熙载:《刘熙载论艺六种&观物》
188、自吾之事夫人友若人也,三年之后,心不敢念是非,口不敢言利害,始得夫子一眄而已。五年之后,从心之所念,庚无是非;从口之所言,庚无利害,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。九年之后,横心之所念,横口之所言,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;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;亦不知夫子之为我9币,若人之为我友,内外进矣。而后眼如耳,耳如鼻,鼻如口,无不同也。心凝形释,骨肉都融;不觉形之所绮,足之所履,随风东西,犹木叶干枯,竟不知风乘我邪?我乘风乎?◆列御寇:《列子&黄帝篇》
189、士君子之处世,贵能有益于物耳,不徒高论虚谈,左琴右书,以费人君禄位也!国之用材,大较不过六事:一则朝廷之臣,取其鉴达治体,经纶博雅;二则文史之臣,取其著述宪章,不忘前古;三则军旅之臣,取其继决有谋,强干习事;四则藩屏之臣,取其明练风俗,清白爱民;五则使命之臣,取其识变从宜,不辱君命;六则兴造之臣,取其程功节费,开略有术,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。人性有长短,岂责具美,于六涂哉?但当皆晓指趣,能守一职,便无愧耳。◆颜之推:《颜氏家训&涉务》
190、义者,宜也,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,却那事合当如彼,但裁处其宜而为之,则何不利之有,君子只理会义,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。◆心之制,却是说义之体。程子所谓处物为义是也;扬雄言义以宜之;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。若只以义为宜,则义有在外意,须如程子言处物为义,则是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。◆小人则只计较利害,如此则利,如此则害。◆小人只理会下一截利,更不理会上一截义,盖是君子之心,虚明洞彻,见得义分明。小人只管计较利,虽然毫底利也自理会得。◆朱熹:《朱子语类》
191、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,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。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性嗜酒,家贫不能常得。亲旧知其如此,或置酒而招之。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,既醉而退,曾不吝情去留。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,晏如也。常著文章自娱,颇示己志。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。赞日:黔娄之妻有言: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味其言,兹若人之俦乎?衔觞赋诗,以乐其老。无怀氏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◆陶渊明:《五柳先生传》
192、谲莫谲于魏武,奸莫奸于司马宣王。自今观之,魏武狡诈百出,虽其所心腹之人不吝假睡以要除之;而司马宣王竟夺其颔下之珠,不必遭其睡也。故曹公之好杀也已极,而魏之子孙即反噬于司马。司马之啮曹也亦可谓无遗留矣,而司马氏之子孙又即啖食于犬羊之群。青衣行酒,徒跣执盖,身为天子,反奴虏于鲜卑,戮辱于厥廷之下也。一何惨毒酷烈,令人反袂掩面,含羞而不忍见之欤!然则天之报施善人竟何如哉?吾是以知天之报施果不爽也;吾又以知谲之无益,奸之受祸也。故作《谲奸论》以垂鉴焉。◆李贽:《续焚书&谲奸论》
193、天地间之物一而万、万而一者也。山自山,川自川,春自春,秋自秋,风自风,月自月,花自花,鸟自鸟,万古不变,天地不同。然有百人于此,同受此山、此川,此春、此秋,此风、此月,此花,此鸟之感触,而其心境所现者百焉;干人同受此感触,而其心境所现者干焉;亿万人乃至无量数人同受此感触,而其心境所现者百焉,乃至无量数焉。然则欲言物境之果为何状,将谁氏之从乎?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知,忧者见之谓之忧,乐者见之谓之乐,吾之所见者,即吾所受之境之真实相也。故日:唯心所造之境为真实。◆梁启超:《梁启超选集》
194、敏者与鲁者共学,敏不获而鲁反获之;敏者日鲁,鲁也日敏。岂天人之相易耶?日:是天人之参也。溺心于邪,久必有鬼凭之;潜心于道,久必有神相之,管子曰:思之思之,又重思之;思之不通,鬼神将告之。非鬼神之力,精诚之极也。道家之言日:千周灿彬彬兮,万偏将可睹。神明或告人兮,灵魂勿自悟。技可进乎道,艺可通乎神;中人可易为上智,凡夫可以祈天永命;造化自我立焉。用志不分,乃、凝于神,己之灵爽,天地之灵爽也。俯焉日有孳之,毙而后已,何微之不入?◆何坚之不靡?何心光之不发乎?是故人能兴造化相通,则可自造自化。《诗》
195、人谁不见苹果之附地,而因以悟重力之原理者,惟有一奈端;人谁不见沸水之腾气,而因以悟汽机之作用者,惟有一瓦特;人谁不见海藻之漂岸,而因以觅得新大陆者,惟有一哥伦布;人谁不见男女之恋爱,而因以看人情取人情之大动机者,惟有一瑟士丕亚。无名之野花,田夫刈之,牧童蹈之,而窝儿哲窝士于此中见造化之微妙焉;海滩之僵石,渔者所淘余,潮雨所狼藉,而达尔文于此中悟进化之大理焉。故学莫要于善观。善观者,观滴水而知大海,观一指而知全身,不以其所已知蔽其所未知,而常以其所已知推其所未知,是之谓慧观。◆梁启超:《梁启超选集》
196、格致之学,在中国为治平之始基,在西国为富强之先导,比其根源非有殊也。古圣人兴物以全民用,智者创,巧者述,举凡作车行陆,作舟行水,作弧矢之利以威天下,所谓形上形下,一以贯之者也。后世歧而二之,而实事求是之学不明于天下,遂令前人创述之精意,潜流于异域。彼师其余绪,研究益精;竞智争能,日新月盛。虽气运所至,亦岂非用力独专欤?方今梅宇零平,中外揖睦,通使聘问,不绝于道。西国之讨论中华经史者,不乏其人,而吾儒亦渐习彼天文、地舆、器数之学。涉其藩,若浩博无涯涣;究其实,则于古圣人作述之原,未尝不有所见焉。◆甚哉,格致之功之不可不穷其流也。◆薛福成:《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》
197、夫有生所甚重者,身也;得轻用者,忠与义也。后身先义,仁也;身可杀,名不可死,志也。大凡捐生以趣义者,宁豫期垂名不朽而为之?虽一世成败,亦未必济也,要为重所与,终始一操,虽颓嵩、岱,事吾厌也。夷、齐排周存商,商不害亡,而周以兴。两人至饿死不肯屈,卒之武王蒙惭德,而夷、齐为得仁,仲尼变色言之,不敢少损焉。故忠义者,真天下之大闲欤!奸铁逆鼎,搏人而肆其毒,然杀一义土,则四方解情,故乱臣贼子赧然疑沮而不得逞。何哉?欲所以为彼者,而为我也。义在与在,义亡与亡,故王者常推而褒之,所以砥砺生民而窒不轨也。虽然,非烈丈夫,曷克为之?彼委靡软熟,偷生自私者,真畏人也哉!◆《书&列传第一百一十六》
198、誉乎已则以为喜,毁乎已则以为怒者,心术之公患也。同乎己则以为是,异乎己则以为非者,学术之公患也。君子则不然;誉乎己则惧焉,惧无其实而掠美也。毁乎己则幸焉,幸吾得知而改之也。同乎已则疑焉,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。异乎己则思焉,去其所私以观异术,然后与道大适也。盖称吾之善者,或谀佞之虚言也。非然,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。吾行之所由,吾心之我安,吾自知之而已。若攻吾之恶,则不当者鲜矣。虽与吾有憎怨,吾无其十,或实有四三焉。与吾言如响,心中无定识者也。◆非然,则所见之偶同也。若辩吾之惑,则不当者鲜矣。理之至者,必含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。好独而不厌乎人心,则其为偏惑也审矣。◆方苞:《方苞集&通蔽》
199、无所为而为,其客德乃大矣。夫仁之为大,何为而为之也哉?谓天下有遗于其心之外,吾无信也。孟子言之,盖谓天下有纯乎无以议为米可日尽道其间者,以小事大有之矣,曾何礼法之可守?仁者为之道,不安于尊卑大小之常机;自融于至诚恻怛之际。吾固日乐天之心也。然是乐天也,满腔子恻隐矣。故恢恢乎天地之为大也。太和元气流于四时,物何所不包,人何所不化。◆虽中天下定四海,未身亲之天下之人,精神心术会于是矣。今日存神之功,他日过化之积,日小补之也哉!乐天言仁者之心也。◆保天下言仁者心之量也。然汤卒有葛伯之9币,文王卒有昆夷之役,畴昔之乐何在?交邻有道,一怒而安天下之民,转之于恤矣。天者理而已矣。其大无外,眷生秋肃,无非教也。《易经》